傳統認為「乾眼症」是因為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或分佈不均,或淚液過度蒸發,造成淚液無法適當保持眼球表面濕潤。但淚液膜及眼球表面學會(Tear Film and Ocular Surface Society)於2007年為乾眼症下了一個新的定義︰乾眼症是一種淚液與眼球表面的疾病,成因眾多,徵狀包括眼部不適﹑影響視覺質素及導致淚膜(Tear Film)不穩定。其中不穩定淚膜更可能導致眼球表面的組織傷害。
另外,某些全身性的免疫疾病,如(Sj?gren's 綜合症),也可能導致乾眼,如果確定病因,則應治療全身性的疾病,同時治療乾眼,才能獲得良好的療效。
淚膜功能與乾眼症
淚膜為覆蓋眼球前表面的一層液體薄膜,覆蓋在角膜和結膜的最外面,淚膜的功能主要包括:沖刷清潔角膜表面(不斷刷新的淚液,可去除落在角膜表面的異物與微生物,防禦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和營養潤滑眼球表面,提高角膜的光學性能。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sGfssGCdK_Ehn8FB7Npl2L1gM7hUlG-OVj4GIvk7wBeaNPnY-NugbUoZwzHn8xIFzGVt_YI-RnoyG3sYN7l7smEU6blL9vI8jOiRp4Paqc-t1D45nMYGQtcxSU8SEUM2XLlRTYmOmomc/s320/2%25E5%259B%25BE1.jpg)
淚膜可以分為三層:
1.脂質層(Lipid layer):為淚膜的最外層,主要成份是油脂,主要由瞼板腺(Meibomian Glands)所分泌。在正常體溫下呈液態,可防止淚液蒸發。
2.淚水層(Aqueous Layer):為淚膜中層,是三層結構中最厚的一層,主要由水、無機鹽、有機物、蛋白酶和球蛋白等組成,是由淚腺(Lacrimal Gland)分泌。除滋潤作用和給角膜供氧作用外,更有抗菌及殺除有害微生物、清除代謝物的功能。
3.粘液層(Mucous Layer):為淚膜的內層。覆蓋於角膜上皮表面,主要是粘性物質(Mucin)。主要由結膜上皮杯狀細胞(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分泌,具有高度的親水性,在角膜上皮層和淚膜的淚水層之間形成親水界面,令淚液的水液層能均勻分布在角﹑結膜的表面。
淚液膜的三層結構環環相扣,任何一層有問題,整個淚液膜都有機會受到影響,而若淚膜無法維持正常結構,則可能引致乾眼症的發生。
藥物治療新進展
一、治療概念的更新
若單純因為淚液分泌不足而致的乾眼症,給予額外補充的淚液應該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但不少病人即使使用大量的人工淚液,乾眼的症狀未見到改善。有醫生發現不少病人的淚水分泌是足夠的,病徵主要是由於眼球表面發炎、油脂腺失調(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及淚液膜滲透壓過高等而引起。此外,眼瞼邊緣有一個被稱為眼瞼撥水板(Lid Wiper)的結構(圖1),在每一次眨眼的時候,像汽車水撥一樣刷過眼睛表面,幫助形成均勻的淚膜,當這個結構出現問題,表面不再平滑時,亦會影響淚膜,導致乾眼症狀,甚至令角膜上皮受損,這種情況醫學上稱為Lid Wiper Epitheliopathy(簡稱LWE)。
隨著對乾眼症的更深入瞭解,醫學界重新定義乾眼症,因此,若發現傳統治療未如理想時,應儘量找出病因,對症下藥,如果存在上述問題則應在治療乾眼同時針對相關眼疾進行治療,例如眼睛發炎和LWE可以適當應用類固醇藥物幫助消炎,油脂腺失調可以採用按摩的方法,這樣才能「治標又治本」。
二、治療新進展
乾眼症的治療除了針對病因治療外,點用人工淚液也是有效的治療。不過,隨著藥物學的不斷進展,人工淚液本身有了很多改進,而且現時還有不少新的藥物用於治療乾眼症,針對淚膜三層結構都有不同的藥物可以進行補充治療,大大提高了乾眼症藥物治療的療效。
其中如果因為油脂層不足,淚水過度揮發導致眼乾,可以通過使用含油脂成份的人工淚液以作補償,新的科技將乳化狀的油脂以特殊技術混入人工淚液中,眼藥水含有油脂成份、水成份和潤滑成份,可以穩定保存,相關研究表明,此類藥物用以乾眼治療成效良好。通過服用Omega-3(多來自魚油)亦能幫助調節油脂,幫助淚膜油脂層的正常形成,防止淚水過度揮發,從而緩解乾眼症狀。另外,現時還有眼科新儀器(Ocular Surface Interferometer Device)可以幫助治療油脂腺失調。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HxKQ-ZKWchEJzmPBCiAoBzSw66aEgwYBCSbHpsyYMYhNK7djdbJLMWG48KEpGV-rxy3Yw-RO568xd6uE8o2W5BUTp5SMEoS5zqqnYvH6hGWt3ngtlbC9v6rT-O1dhFcS0eXexOR1GYwQ/s1600/2%25E5%259B%25BE2.jpg)
新的研究顯示發現淚液層最裡面的「黏液層」,對維持整個淚液層的完整也有重要的作用,健康的黏液層需要角膜上皮細胞和結膜細胞共同努力,所以新的人工淚液著眼於維持淚液在眼睛表面的穩定性,而不是僅僅補充一定的淚液量 。研究指出,維它命A可幫助維持角膜上皮細胞的健康,因此對於某些乾眼症引起的角質化有舒緩的作用,2009年一個臨床研究使用含維它命A的人工淚液,亦獲得了滿意的成效。
另外,亦有不少研究發現某些乾眼症是由於免疫功能異常,免疫細胞影響淚腺及結膜,破壞原先的組織構造,造成乾眼。對於這些病人給予免疫改善治劑如環孢素(Cyclosporine)等做輔助治療,可能會比單只使用人工淚液更有效。現時的臨床研究效果良好,而長期的療效仍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若乾眼症狀嚴重,還可以考慮使用自身血清提取物製成眼藥水來治療,因為含有多種抗體、蛋白及細胞因子等物質,亦是嚴重乾眼症的理想治療。
結語
乾眼症屬於慢性眼疾,雖然相當部份是單純因淚水不夠而致,單補充淚水就能獲得良好效果,但亦有病人對補充淚水治療反應不佳。這些病人需要找到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根治,而若未能適當治療,嚴重時可能對視力造成影響。隨著醫學研究和科技的進展,我們對乾眼症有更新的認識,也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雖然有不少研究的結果仍有待進一步觀察,但相信其前景是樂觀的,寄望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新藥物面世,能更好地提升乾眼症的治療效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