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及發病機制
TED具體發病機理制尚不明確,但目前公認該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由體液因數(IgG抗體)介導以下病變(圖2):
1. 炎症細胞在軟組織、眶脂肪和淚腺內浸潤,伴有液體滯留。
2. 眼外肌炎症:起初爲眼外肌肥大,後期出現眼外肌纖維化和硬化。
3. 繼發改變:眶內容物容量增加和眶內壓升高,進一步引起眶內液體滯留。
臨床表現
1. 軟組織受累:表現爲眼球表面充血,球結膜水腫,球周腫脹。
2. 眼球突出:表現爲軸性眼球突出。
3. 眼瞼退縮:可以表現爲單側或雙側,對稱或不對稱。
(1)眼瞼退縮(Lid Retraction)(圖3-a)
(2)注意力集中固視時,呈驚恐狀表情(Staring Look)(圖3-a)
(3)雙眼向下注視時,上瞼隨之下落時間延遲(Lid Lag)(圖3-b)
4. 限制性眼外肌病變:眼球上轉、外展、下轉、內收受限。
5. 視神經病變:由於眶尖部充血肥大的直肌壓迫視神經或其供血血管導致視神經功能障礙,視盤可表現爲正常、水腫或萎縮。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i-VBgu_V36yzgMAdxpN8eJDygTT-EUltL88GTWQEu_sZdLrkp59E_lwxzh60BzgEsmaevqAmUll32ODQ35mBTWtMRfK8np_S1opcKx75Yi18mZxiShnfP3UHSf6kAU6g0VQPPkxir-AQ/s320/2%25E5%259C%25961.gif)
治療方法
在決定采用何種治療方式時,應充分考慮患者病情的程度及活動性,以達最佳治療效果。
1. 一般治療
(1)積極調整甲狀腺激素水準,維持在正常範圍,忌藥物突然減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避免情緒激動,睡眠時頭高位。
2. 眼部治療
防止用眼疲勞,遇強光需帶墨鏡。有乾眼症的患者可以點眼藥水或塗眼膏保護眼睛。瞼裂閉合不全者,需要塗眼膏或在濕房裏保護。眼壓高時需要用降眼壓藥水控制眼壓。
3. 全身性藥物治療
(1)糖皮質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可以通過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來治療TED,見效快、療效好。當患者無激素禁忌症且疾病處于中重度急性進展期或活動性分值CAS≥3/7者,可進行糖皮質激素衝擊治療。
疾病活動性評分標準:Mourits等根據TED活動期的臨床表現擬訂了臨床活動性評分標準CAS(Clinical Activity Score)。以下7項臨床表現各1分,臨床活動性分值爲各項臨床表現積分之和,積分越高就表明活動性越強。
□ 疼痛,眼球或球後的壓迫感;
□ 企圖向上、下、側方注視時的疼痛;
□ 眼瞼水腫;
□ 眼瞼發紅;
□ 結膜彌漫發紅;
□ 球結膜水腫;
□ 淚阜腫脹。
中重度進展期需至少滿足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條件:
□ 眼瞼退縮≥2mm
□ 眼球突出≥3mmm(同一種族和性別之間比較)
□ 中到重度軟組織受累
□ 間歇或恒定的複視
具體治療方案:治療前,需對患者進行全身(體重、血壓、血糖、肝腎功能、電解質水準、心電圖、胸片等)及眼部檢查。治療過程:給予靜脈滴注甲基強的松龍500mg/周,持續6周,然後減量至250mg/周,持續6周。一個療程共12周,總劑量4.5g。治療中,需嚴密觀察幷及時處理激素使用併發症,如繼發性高血壓,糖尿病,應激性潰瘍,電解質紊亂,肝腎損害,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精神失常,燥熱失眠,多食易怒等。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5P422UQDAPsRmISxmPTj2CQADMtWZin7Qs6dd8fravnrzX65H1xER-BfNsn289BHg-PeuiI6GPMiV8jKRYwhxoq0ryqjsFqUr1WYJbIbyg_H1qhznOEozbzH-HzrAQvWoxBb1aQ3UF3w/s320/2%25E5%259C%25962.gif)
(2)免疫抑制劑治療:適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同樣可適用免疫抑制劑,藥物包括甲氨蝶呤、環磷醯胺和環孢黴素等。也可與糖皮質激素聯合使用,幷注意治療併發症:如骨髓抑制,肝腎損害,胃腸道功能紊亂,感染等。
(3)局部應用腎上腺素能阻滯劑治療:病程早期,α腎上腺素能張力增高,使上下眼瞼Müller肌興奮,眼瞼退縮。腎上腺素能阻滯劑硫酸胍乙啶眼液可產生化學性交感神經切除作用,緩解眼瞼退縮。
(4)局部應用肉毒桿菌素A 治療:肉毒桿菌素A是乙醯膽鹼能受體阻滯劑,能與乙醯膽鹼競爭支配眼外肌運動的膽鹼能受體,使眼外肌麻痹。可應用于提上瞼肌痙攣導致的上瞼退縮和其它眼外肌痙攣導致的斜視,但治療作用僅能維持數周至半年左右時間,需反復注射。
4. 放射治療
對於藥物治療不敏感、視力急劇下降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藥物治療者可試用局部放射治療。採用直線加速器總劑量20Gy,每日照射劑量2Gy。注意放療併發症:如放射性白內障、視網膜病變及致癌危險等。
5. 手術治療
目前多主張在眼眶疾病穩定6個月以上且甲狀腺功能穩定時,根據病情施行手術方案。另外,因為眼眶手術可能會產生斜視及眼皮位置的改變,而眼肌的手術也可以帶來眼皮位置的改變,所以一般來說,手術按照眼眶、眼肌、眼皮的順序逐步施行。
(1)眼眶減壓術:適合于甲亢控制穩定、繼發視神經病變需解除眶尖壓力者或嚴重眼球突出繼發暴露性角膜炎者。手術需切除眼眶骨壁和骨膜,分離肌間膜,使眶內尤其是肌錐內脂肪疝出,達到緩解眼球突出幷提高視力的目的;根據眼球突出的程度,決定是否聯合脂肪切除術。
(2)脂肪切除術(圖4-a,b):眼球突出程度較輕者,可經球結膜切口,切除眶內脂肪,尤其是肌錐內脂肪,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但要注意避免眶內出血等併發症,可與眼眶減壓術聯合使用。
(3)眼肌病的手術治療:手術時機應在眼肌病穩定3-6月後,合幷眼球高度突出者,應先行眶減壓手術。該類手術宜將病變肌肉後徙,不宜將拮抗肌縮短。如果病人能配合,手術可在表面麻醉下進行,以便即時調整眼肌的位置。
(4)眼瞼退縮矯正術:適合于眼瞼退縮嚴重,瞼裂過大,繼發暴露性角膜炎或影響外觀患者。手術方式包括:Müller肌切除術、提上瞼肌延長術、提上瞼肌緣切開術、下瞼縮肌及囊瞼筋膜後徙術、瞼裂縫合術及瞼裂縮短術等。
結語
近年來,TED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甲狀腺功能異常、吸煙、放射性碘治療是TED的三大危險因素,在治療TED的同時應積極合理治療甲狀腺功能異常,且宜多注意眼部的變化幷戒煙。TED若能早期發現、對癥治療,通常可以得到良好的療效,而不必手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